2014年4月5日 星期六

大賽路程的轉變

香港賽馬早期的大賽只有兩項——冠軍錦標賽(自1955年以遮打盃頒與此獎,是為冠軍暨遮打盃)及打吡,其餘盃賽的重要性遠比此兩項低。兩項錦標通常在季尾舉行,職業賽馬前的一段日子,多在當季壓軸戰同日舉行;職業賽馬前一季起,打吡改在一月舉行,冠軍暨遮打盃則在五月舉行,延續好幾季

1971-72年度馬季,香港賽馬進入職業化。當季路程仍為英制(哩/碼/化郎),冠軍暨遮打盃跑1-1/4哩,折算為2011.7米,打吡則跑1哩171碼,折算為1765.7米。

翌季即1972-73年度,路程改為公制,兩者同改跑2230米。

1977年(1976-77年度),打吡率先改跑1800米,冠軍暨遮打盃路程不變維持跑2230米。冠軍暨遮打盃由永勝連續第三年奪標,打吡冠軍大公爵避戰。

1978年(1977-78年度),冠軍暨遮打盃改跑1800米,與打吡相同。該年由奪錦贏得打吡,但於冠軍暨遮打盃避戰,打吡季軍祿怡摘下冠軍暨遮打盃。

翌季沙田馬場開幕,馬會正式開辦短途平磅高獎金大賽(早一季預先將皮亞士盃編排為短途平磅大賽),名為主席獎,跑1200米,第一屆冠軍為常山寶。同年設立香港金盃作為騎師邀請盃獎盃。

隨後一季,騎師邀請盃停辦,馬會同時將早一季已分別跑1400米及1800米的董事盃及香港金盃升格為讓磅大賽,連同主席獎,獎金與冠軍暨遮打盃看齊,且高於打吡。值得留意是,1983年的董事盃及香港金盃因天雨影響無法在草地作賽,因而排位時確定改跑沙地,前者改跑1650米,後者仍為1800米。

1987年,馬會首辦香港邀請盃,邀請外國代表賽駒參賽,路程亦為1800米,與冠軍暨遮打盃、香港金盃及打吡相同。邀請賽其後逐漸增加不同路程的比賽,但以「盃」賽獎金最高。

冠軍暨遮打盃路程維持不變到1991年。1991-92年度,馬會設立三冠系列,董事盃及香港金盃改為平磅公開賽,與冠軍暨遮打盃組成三冠。冠軍暨遮打盃回復跑長途,當季先增程至2200米,三屆後增程至2400米。香港金盃除該年仍維持跑1800米外,翌年改跑2000米,董事盃則自此跑1600米。打比則仍維持跑1800米。

1999-2000年度馬季,國際賽盃賽升格為國際一級賽並易名為香港盃,路程改為2000米,同季打吡亦改跑2000米,與香港金盃及於1995年升格為國際賽的女皇盃相同。升格後的女皇盃首兩屆跑2200米,之後便縮為2000米。路程與獎金變化,間接提高了香港金盃地位而貶低了冠軍暨遮打盃,亦改變了加強長途賽重要性的初衷。同時,曾經最重要、亦是兩個馬場在物理上受檔位影響最小的1800米,自此沒有再出現於頂級大賽。

短途方面,在三冠系列設立後的兩季即1993-94年度,馬會設立短途錦標系列,除原有的主席獎定為系列第三關外,另設兩項短途平磅賽,第一關為新設的跑馬地錦標,在快活谷舉行,跑1235米,第二關則為原有的百週年紀念盃,沙田直路1000米。

1999-2000年度馬季,馬會將第一關的跑馬地錦標改為洋紫荊錦標,路程由快活谷1235米變成沙田直路1000米,比賽日子由國際賽前一個月變成國際賽後一個多月;短途錦標系列由兩地三項路程變成兩次直路1000米及一次轉彎的1200米。翌季主席獎不明所以地易名為主席短途獎。

2006年(2005-06年度)短途錦標系列易名為速度系列,取消了第一關的洋紫荊錦標,加入女皇銀禧紀念盃,跑1400米,跑第三關。

2015年,三冠系列全升格為國際一級賽。翌年,速度系列亦改為國際賽(其後亦升格為國際一級賽),百週年紀念盃1200米。女皇銀禧紀念盃變為第二關,主席短途獎則變為第三關,路程皆不變。一度佔據兩項短途三冠的直路1000米,消失於系列中,1200米則重複在兩項錦標中出現。

此乃香港大賽路程之演變。

(修訂於2020年)

兩匹先後羸過打吡、香港金盃、冠軍暨遮打盃及國際賽的馬王——爆冷及爪皇凌雨